
昨天表妹打電話來告知,姨丈昨日早上過世了。
有點突然,但走的很安詳,沒有任何病痛。
姨丈在民國三十八年, 和國民軍一起撤退到台灣。
姨丈常拿小時候在上海家中的照片給我們看,穿著長袍馬掛,戴著西瓜帽,家中的陳設,如同瓊瑤電視劇中有錢人家的小少爺。
這樣的小少爺一個人到了台灣,如何生活呢?
姨丈在上海念是國外的基督教學校,因此中、英文可通,在當時這樣的人才不多,因此在民生報中當了記者。
小阿姨是媽媽最小的妹妹,從小過繼到深坑的一戶農家當童養媳,這家農家真的是好人,供小阿姨讀書到高中畢業,普考後被分配到公家機關當文書總收發。
當童養媳的目的,就是長大要嫁給自家人,但這小阿姨不知在什麼時候認識了小姨丈,就這樣不顧家人的反對,嫁給這一個上海大少爺。
聽媽媽說,頭幾年過的不錯,但這個大少爺如何可以受得了這台灣的困苦,不知是什麼時候,姨丈不再去工作,家裡只靠阿姨一點點微薄的公務員薪水過活。
兩個小孩陸續生下來,生活的更苦了,姨丈沒有零用錢花,只好偶爾寫點文章到各大報紙賺點稿費買煙抽。
小時候曾住在阿姨一段時間,只記得小阿姨每天早上六點起床,叫我們三個小孩去上學,之後坐著公車到古亭上班。下午大約六點多回到家,煮飯洗衣、整理家裡,直到十一點多才可以休息。在我們更小的時候,小阿姨的養母從深坑到永和,幫忙小阿姨帶小孩、理家。
阿媽常說,小阿姨命苦,漂亮的阿姨年輕不懂事,看上外表瀟灑的有錢人家少爺,但實際上確是嫁給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人,一輩子養著他。
表哥大學沒考好,沒錢可以重考,被姨丈逼著去念國防醫學院。還好表哥、表妹兩人獨立,兩人現在都很有成就,但心中對這父親完全沒有一點尊重及感激。
年紀大了後,多少有一些小毛病,因此趁著小孩也都大了,於是這十年來,都有著印尼阿姨在照顧,姨丈這一輩子,就這樣平靜在這家中過了。
小阿姨若嫁給農家,也許不會當公務員,像現在退休後可以到處遊玩,但年輕時的心並不需要辛苦的扛一個家。那不是身體的勞累,而是心中的怨。
而姨丈一個大男人,從小嬌生慣養、上了好學校畢業,也許是大時代的背景,讓他一生讓女人養著,被很多人看不起,甚至是自己的兒女,但對他來說,也許在家中當少爺、當老爺、當老太爺才是他應要過的日子。
如今在沒有病痛下,躺在床上安詳的走了!
姨丈好命?
還是依現在的眼光看,歹命?
這命應如何去評斷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