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好點子只燒錢不生錢……. HBR Case Study 哈佛個案研究
創意是個爛生意?
傑克.布蘭登是個有潛力的研發高手,他的點子很新,創投業者克里欽.哈賓
森對他很有信心。但布蘭登的點子還沒有化為具體商品,募集的研發資金卻即將用罄。現在,他又有了新腹案,你若是哈賓森,願意再伸出援手嗎?
~HBR 2007, 3 月號
布蘭登是位專業工程師。三年前,他無意間發現,以特殊鈦合金製成的手術用具,比一般不鏽鋼製品不容易沾黏人體組織。經過多次的市場評估及修正,產品順利的推出,也得到不少醫生的青睞及好評。
但是,布蘭登在努力推銷了一年多後,並沒有多少實進展可以向投資人報告,可見此產品銷售不易;而它的特性之一,是可重覆使用不減原有功能,但這樣反而會使愛用的醫生不會下第二次訂單。再來,有些經銷商退貨,原因是因為尺寸太少,並不符合醫院的採購模式。
布蘭登自認了解原因,在檢討會議中解釋:
1.因為是新公司,所以必須花更多的力氣去說服醫生;
2.因為是新操作模式,有些醫生不願改變習慣;
3.因為種類少,經銷商不願展示;
4.產品太耐用,第二張訂單很難下來。
也許產品真的很好,也很叫坐,但面對不理想的銷售數字,投資者該不該繼續投資?
會出來創業的人,一定都自認為有一定的技術或產品握在手中,但這個技術或產品真的符合市場需求嗎?又,小公司面對既有市場的大公司,行銷策略又應如何定呢?
綜合幾位名人評論:
1.訂價策略失誤,未依產品特性訂價,第二張訂單間隔太久,損失訂單等待成本。
2.新產品或服務打開銷路,尤其是要求使用者改變習慣的產品或服務,教育使用者,是最艱鉅的挑戰。站在投資者的立場,必須在投資前就必須要有這樣的認知,而不是在投資後才評估。
3.相信一種技術可以製造一整套產品,專心致志改良產品,卻忽略了進行必要的市場,而重新調整行銷策略。
KiKi 媽咪的感想:
最近常出現「創意」的討論議題,創意人人都有,但如何將「創意」變成賺錢的「生意」,那就不是人人做的到的。
大多數的創意,都沉入海底居多,原因何在?
KiKi 媽咪深切的認為,是因為--
「大多的創意,是站在創造者的立場想,而沒有顧慮到真正的使用者。」
今天收到同事給的一張圖片,雖不是在描述創意及使用者的期望差異,但也是同工異曲之妙。
p.s. 它通常用於軟體工程中的需求管理,其實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,也是相同的道理啦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