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

 

須菩提,如恆河中所有沙數,如是沙等恆河,于意云何?是諸恆河沙,寧為多不?

須菩提言,甚多,世尊。

但諸恆河尚多無數。何況其沙。須菩提,我今實這告汝,若有善男子,善女人,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,用以布施,得福多不?

須菩提言,甚多,世尊。

佛告菩提,若善男子,善女人,于此經中,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為他人說,而此福德,勝前福德。

 

 

~~

 

第一十品,其實和第八品依法出生分,完全是相同的意思,它再次闡述何為福德。

(請參考:對佛經應有的正確觀念:何為福報?(金剛經,第八品依法出生分))。

 

世尊老師告訴我們,不是你拿同恆河沙,那麼多數量的金銀珠寶去布施才可以得到福報。若你一手拿著錢,心中却是一千萬個不情願,或只是做戲,以此希望上報拿名氣,這福報是會打折的。

 

沒錢的,也沒有關係,若對此經中有所感悟,依此理念做人做事,若進一步可以為身邊的人解說,也一樣可以得到相等的福報,而且,也許會得到更多。

 

【只要對人真誠以對待,不要為自己的利益設下太多套路。別人一但受益了,自己也會從中得益。】這就是福報,再次強調。

 

 

~~

 

在此,順便說明一下佛經中常看到的一個詞:三千大千世界。

 

我相信在網上大家都可以查的到這個意思,但我要用另一種角度去說明這個意思。

 

,是時間軸;】,是空間軸。

 

因此,簡單的說,三千大千世界,是指【不管在何時、何地】的意思。我相信世尊老師的年代,對於數學或單位應該沒有那麼的精確,三成眾,就是多,就是任何的意思。其實許多延伸的意思都是後世的教派再加上去的。這不是只發生在佛經,隨便一本古藉不也都是如此?

 

 

所以原經文中,【若有善男子,善女人,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,用以布施,得福多不?】

 

這句話可以翻成:【世人不管在何時、何地,只要拿很多很多的錢出來布施,是否可以得到很多福報?】

 

 

也許有人看到此會認為我胡說八道,明明在百度或維基百科找到的不是這意思。三千大千世界是表示佛教的宇宙觀及輪廻觀。但說實在的,不少專家到現在都還在辯論兩個問題:【佛教中到底有沒有輪廻觀?佛教有底是不是無神論?】

 

若沒有,就打破所網上說的什麼三界,幾重天的理論了。

 

我不敢說這世界有沒有神及鬼?有沒有輪廻?但單就金剛經而言,把三千大千世界翻成何時何地會更貼切。不信,未來遇到此詞,就替換下去,看看有沒有道理囉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