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一家企業裡,有兩位對公司不可或缺的高階經理人彼此不和,甚至爆發了嚴重的衝突,該怎麼辦?身為企業主,你可能無法偏袒任何一方。也無法勸退或捨棄任何一方。面對這種僵局,該如何處理,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? 吉姆.薩忍(Jim southern) KiKi 媽咪感想:
~哈佛商業評論 June 2012 期
吉德惠幼公司老闆,馬修,有著兩大左右手:行政主任愛倫、臨床醫療服務主任羅尼。
愛倫是個熱心盡責的主管,她在保健業已有二十年的經驗,是吉德惠幼公司寶貴的人才之一,當然,馬修也很讚賞這位收購前的員工的工作態度,也很感謝她在遠距為他服務。
羅尼有個罹患亞斯伯格症的兒子,所以一直無私盡心從事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做服務,其它四十位臨床醫都向他求教並尊敬羅尼。
吉德惠幼的工作是提供自閉症孩童提供居家服務,馬修在八個月前買下這家公司的,但地點較遠,吉德惠幼的行政工作,就交給了愛倫,而居家服務的工作團隊,則交由新拔擢上來的羅尼負責。
馬修在收購了吉德惠幼後,推行了新的行政程序,要求臨床醫生都要準時填寫工作時間紀錄卡,以最快的速度向保險公司申請償付款項,用以支付公司的營運費用。
從實施新程序以來,愛倫已有八個月都沒有準時收到羅尼團隊的工作時間紀錄(大概要三催四請才拿的到吧),讓愛倫很頭痛。愛倫認為羅尼應有一半的時間在辦公室處理一些行政工作,但她覺得羅尼根本 95% 的時間都不在,愛倫認為羅尼根本沒有用心工作。
而羅尼及其它同仁則認為,新制度很重要沒錯,但愛倫使用軍事化管理,緊迫盯人、並干涉每件事的作法,讓工作同仁無法認同,而羅尼則認為,他們要服務的是病人,而不是愛倫。
「重組與成長計畫,要靠行政主任與臨床醫療服務主任彼此合作。p33」
在沒有其它人選的情況下,馬修該如何處理這兩位互有敵意的部屬呢?
他認為,愛倫及羅尼並不是問題所在,兩位都是為公司真誠付出的員工,而是馬修必須在認真投入,去協助新上任兩位的經理人,明白告知他們兩位的職責所在、重述新制度的重要性及作事方法。若羅尼若無法執行新制度,也許應由另一位臨床醫生去協助羅尼,或是外雇一位具有臨床醫療與管理技能的人取代羅尼。羅尼也許不能勝任經理人工作,但仍是個有價值的團隊成員。
另一位評論彼得.凱利(Peter Kelly)意見也差不多,認為馬修應要去協助建立兩人的信賴感,並協助兩人共同建立起工作共識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看著這篇文章,不禁會心一笑,這種情況,每天都在不同地方上演著,考驗著經理人的人際處理智慧。這種情況也剛好出現在最近的專案中。
愛倫及羅尼是典型的新手經理人會犯的錯:
愛倫,為了表示負責及追求過高的表現,常常會抓不準自己的權責,就會不自覺的出現高姿態的態度及作事方法去要求團隊,造成團隊的反彈。請詳見菜鳥經理人的大頭症 一文。
而羅尼,是標準的無管理認知的執行人員。這種人剛當上管理階層時,往往不知自己的職責己做了變化,正所謂的「換了位置不換腦袋」。一心還是認為自己做的並沒有錯。
處理方式其實並不難:真實以告公司營運目標,並要求兩人共負責任。
讓愛倫及羅尼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那裡、協助兩人的工作一段時間、檢討再檢討、慢慢放手,若兩人在三個月內無法有任何改進,那麼表示兩人都落入彼得定律中:【大部分人員,都將進入不能勝任的職位 】。
那麼換人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在台灣的職場中,年輕主管常常會怕得罪人,不好意思開口指出部屬的錯誤,這反而會讓團隊士氣更低落,長期下來,可能會造成劣幣趨逐良幣的狀況,這種事,屢見不鮮。
KiKi 媽咪常被某些人誤會,尤其在指正別人的錯誤後發生的閒言閒語。但若不這樣做,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損傷,說為了他個人,他是聽不進去的,說為了團隊吧,也好像太高調,說為了自己管理方便,又好像太自私。怎麼做總會有人說話,久了,就不在意了!
了解及支持的人,會永遠站在你這邊,不了解的人,就只能讓他隨風而去吧!
- Jun 17 Sun 2012 10:54
哈佛個案研究:老闆左右手成敵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