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這個月接了一個案子,案子不大,客戶要求也不多,因此趁機用來訓練瑪姬寫需求分析。


今天針對某一個畫面的操作,討論使用者各種輸入狀況的可能性,瑪姬和 KiKi 媽咪的進入點完全相反,KiKi 媽咪經驗多、又是寫程式出身的、邏輯也還不錯,所以習慣大約先歸類了百分之70% 左右,就會推理出邏輯,但因為只想到 70% 案例,所以常會漏一、兩邏輯點。瑪姬不會寫程式,因此習慣用使用者案例的方式去想,但舉了很多很多例子,卻不會整理出邏輯。今天,針對瑪姬的做法,討論了如何彙整後,變成邏輯。


很巧地,回家在看「金字塔原理」時,正好看到這個理論。


原來,這叫做「歸納」(inductive)及「演繹」(deductive)論證法。



所謂的演繹法,是採用一系列連續性的步驟,也就是一步一步的推理,到最後的得到一個結果。如:


凡人皆會死。
蘇格拉底是人。
所以蘇格拉底會死。


所以整個結論是:因為蘇格拉底是人,所以他會死。



所謂的歸納法,是先用一個複數名詞(或公式),來涵蓋所有的論點,然後,再用案例去論證。如:


法國的坦克車在波蘭邊境。
德國的坦克車在波蘭邊境。
俄國的坦克車在波蘭邊境。


所以,得到的推論是,波蘭將受到坦克入侵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用以上的方式用在軟體專案需求分析(也可用在任何的問題分析)。


一.演繹法


使用 use case,將客戶的作業,一步一步的寫出來。但所有的作業,總有例外,將 80% 的正常流程寫在 main description 中;20% 的例外狀況寫在 Alternative ,重要的是,Alternative 可能不只一個哦!(使用右腦)



二.歸納法


將 use case 拆解開來,使用 matrix 圖表,將參數寫在 X 及 Y 軸;或是「金字塔原理」的金字塔,組織、分類,寫出邏輯,如:IF…..Then……Else…….如果這樣,那麼會怎麼,不然就那樣。(使用左腦)



三.驗證


將演繹法寫下的案例,套用在歸納法的邏輯中,看會不會有套不上的狀況;若會套不上,表示邏輯有漏洞,若沒有考慮清楚,系統就會漏洞一堆,bug 就出來囉!


這個方法,也可以用來做為問題及解決方法的研究,找出問題漏洞哦!!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Ki 媽咪 的頭像
    KiKi 媽咪

    都會女子的異想世界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