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因緣際會,認識了某技術學院的老師。


年初,參加了一次畢業展評審老師。說實在的,當我看到那薄薄的一本畢業作品,實在很心寒,不過,那是另一個故事。


前幾天,老師又打電話給我,希望我可以幫忙看學校的課程表,給一些意見。我欣然答應,有些疑問在心裡太久了。


台灣的資訊產品在世界上手屈一指,但那僅於硬體,軟體呢?一堆糟!


我自己也很想要知道,是什麼的課程表,會教出那麼一群畢業後,99.99% 不但不會寫程式,可能連基本常識都不懂的資管系學生。(可不是單指這所學校,而是全台灣的學校!)


「資管,到底在管什麼?你們的責任是什麼?」


這是我面試剛畢業或是畢業不久同學的問題。


和一群老師,學生代表開會。看著課表,終於解答了我心中的答案。



必修課程,不能超過 60%?


主任說,這是教育部規定的!畢業學分大約在 130 左右(實際數字我忘了),扣掉通識課程,專業技能沒有超過 40%!


所謂的通識,人文藝術、體育等等再扣掉一些,就會計、微積分這類的。


是因為這是大學,而不是職業學校的關係嗎?


其實,我不是很懂學校的體制!


但我知道的是,目前台灣職業學校大多廢除了,大部份都改制成大學或學院,因為如此,通識課程會多一些嗎?原職業學校的專業技術就必須少一些嗎?


課表中,三、四年級的課,大多是選修,主要是專題製作。 專題製作就上下學期共六學分,兩年就佔掉了十二個學分,就做出那麼薄薄的一本作業?(當然,不是只有此學校如此!)



另一位畢業校友問,為什麼三四年級都沒有什麼課?


主任回答,因為學生要打工!


打工,我不排斥學生去打工,多一點社會歷練也是好事,只是,這四年下來,會不會太浪費了點!


曾聽過一個印象很深刻的廣播,訪問一位國外的教育專家來台參訪,他提到無法理解台灣的怪現象,全世界都在很努力保護及搶救人才,巴不得他們多念點書,更充實自己的學術,但台灣卻讓人才在寶貴的念書時間內通勤及打工,不旦浪費了納稅人的稅收,也讓這些人才失去他們學習的權利!


若說大學是通識,為了要培育更深入的研究人才,那麼,就不應要廢除那麼多的職業學校,社會上還是需要有一般般的人的技術領域去運作。


看著課表,我提出很多意見,這樣的課表教出來的學生,我看不出任何求生技能,甚至於連老師的水準都 X&%$#@#,專案管理,上 MS project?還只在教 DOS 的指令?難道他看不到作業系統大戰開始了嗎?不只學校學生需要校外教學,老師們,也應要企業中打工,看看野外叢林是什麼樣子!


想著週末看的「社群網戰」一片,心中無限晞虛,當然,我們不能和哈佛這樣的學校比,但台灣的政策總是如此,想學國外的體制,但總是改了表面而不去探討實際的精神,最後搞的四不像,反而破壞了台灣自己原有的競爭力!



大學生沒有競爭力?


不如說,大學生的老師沒有競爭力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