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個案研究:領導無力可回天
三十年前,鎖定嬰兒潮世代需求,
提伯.費雪成功打造家具連鎖店;三十年後,他創辦
才幾年的 TF's NextStage,24 家門市的銷售業績卻大幅下滑。
所有市場調查都顯示,TF's NextStage 門市不可能錯失目標。
如果真的如此,問題究竟出在哪裡?
~摘錄於 HBR 2008, 07 月號
TF's NextStage 是一家家具公司,一直遵循以前成功的模式:
1. 只要們能吸引顧客上門,讓顧客看到那些產品,產品自然暢銷
2. TF's NextStage 致力於了解和預測顧客的需要
3. 產品有趣,設計符合老年人的需求
這篇個案研究,應是在說明行銷策略的錯誤,但 KiKi 媽咪對行銷不是很在行,但對文中另一個問題產生很大的興趣。
需求及感受!
TF's NextStage 的老闆認為,他的顧客是『老年人』,因此將門市佈置成古老懷舊世代的樣子,放著古老的曲子;並將產品設計符合老人家需求及好使用的樣子。
但,老人家卻不喜歡?
因為,這樣表示一直在提醒這些顧客:『你老了!』
而老人家是最不喜歡人家說他們老了!
因為這原因,TF's NextStage 的生意開始一落千丈!
KiKi 媽咪不是很懂,TF's NextStage 這樣做,不是可以區隔市場嗎?或鎖定固定目標嗎?
當然,剛才說過,KiKi 媽咪不懂,雖不是做行銷及產品設計,但也會常和顧客接觸,是不是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客戶了!
在後面專家的評論,有幾句話倒是提醒了一點:
Donna .J. Strugess:「分析師往往會忽略消費者心中產生的潛意識聯想…...要看出顧客的感受...」
Alex Lee:「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品牌,會讓他們聯想到自己期望成為的那種人,而不是他們實際上屬於的那種人….」
藤川義則:「公司需要深入了解顧客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心理...」
以上的分析師,都道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『需求<>感受』,哈,KiKi 媽咪亂了!!!!
想好久好久,如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