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狀況一:


 


甲員工:「老闆,我覺得很不公平,為什麼我的工作比乙同仁多,又重要,但薪水比他少?」


 


老闆:「因為 乙同仁在公司待的比較久啊?每年調薪下,薪水自然比你高啦!」


 


甲員工一臉不以為意的樣子!


 


 


 


狀況二:


 


乙員工:「老闆,A 案的客戶太機車了,我無法和他溝通,請你換 PM 好不好?」


 


老闆:「可以啊,那你要做什麼?」


 


乙員工:「我想回去寫程式!」


 


老闆一臉不以為意的樣子,心想:「那我請你來做什麼?」

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
KiKi  媽咪剛畢業時在日商工作。日商的升遷完全以年資為主,不管員工個人的能力有多好,日商是講求「團隊效率」,而非「個人英雄」。


 


KiKi 媽咪也在美商待過,「個人英雄」超過「團隊效率」。


 


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,各有優缺點!


 


在資訊界,不管什麼商,這兩種文化卻同時存在一家公司內。


 


我們需要一群不同性質的人,完成一件專案。


 


業務需要強大的技術業務支援人員一起攻案,技術業務支援人員必須懂技術、規劃能力強,最重要的,要有明星的特性,必須能言善道,在舞台上說唱自如!


 


業務及技術業務支援人員必須發揮「個人英雄」魅力,才能說服客戶買下產品!


 


案子下來了,專案經理帶著團隊開始建置系統,有硬體工程師、系統工程師、資料庫管理工程師、系統分析架構師及一堆軟體工程師,這些人有不同的專業技能,而且得在時程互相搭配,以完成產品。


 


這些工程師們,必須發揮「團隊效率」,互相支援,以達到目標!


 


 


在這行業中,有個不成文的職業倫理:


 


軟體工程師(或程式設計師;Programmer)是金字塔最底層,屬這行業的黑手,因此薪資是最低的;


 


再來是系統設計師,簡稱 SDSystem designer),技術上比軟體工程師高一些些,說穿了,只是年資較高的軟體工程師;


 


以上兩種人,是軟體公司的最大宗。


 


和以上兩種職務較不同的,是系統分析師 SASystem Analyst),大多由黑手出身,加上執行的專案經驗多,除了技術能力外,加上一些 Domain,就是行業知識,如了解物流的流程啊,了解會計作業什麼的!


 


專案經理因為必須具有統籌規劃能力,是專案中的老闆,要負的責任也最大,自然而然,薪資也是較高的。


 


80% 的專案經理,可能都是由系統分析師上來的,因為年資到了要升遷!


 


軟體工程師→系統設計師→系統分析師→專案經理,是大多數的軟體公司升遷的管道。


 


 


問題來了!


 


若主管在打考績時,發現有一個資深的專案經理,並未達到能力上水準,是否可以降級或減薪呢?


 


若有一個專案經理兼著做軟體工程師,他可不可以拿兩份薪水呢?


 


如同上面兩個案例;


 


若有一個拿了薪資高的專案經理,有一天想回去寫程式,那主管可不可說:


 


「當然可以,但你的薪資要回到程式設計師的水準!」雖然這個人在公司己經待了十年了。


 


KiKi 媽咪待了十多家公司的經驗中,沒有一家公司會如此做!


 


因為,這個員工一定會另謀高就!


 


KiKi  媽咪常在想,軟體公司在台灣生存的很辛苦,很多原因在於各階層的技能不足!


 


因為這些職務名稱,不只是升遷的管道,而是一種「技能」,如同其它行業一樣!


 


其實大家都有這樣的認識,但往往卻突破不了年資的思維?


 


今年,我想試試專案經理的職務,因此薪資上多了專案經理的加給;


 


一年後,發現無法勝任這個工作,考績不符合專案經理的水準,那對不起,回到程式設計師的位子,當然,薪資回到程式設計師的水平!


 


它不是一個升遷,是職務的平移,所以沒有面子上的問題。


 


當然,程式設計師,在某一個案子中擔任了專案經理,也可以在那段期間內拿到專案經理的加給。


 


這是對他職能上的肯定及試煉,而對公司來說,反而減少了很多風險!


 


薪資管理這件事一點也不複雜,複雜的是這行業的大環境觀念上並不一定認同。雖然這行業很年輕,但行之多年的習慣並不易改變!


 


 


配套措施是要有的,KiKi 媽咪需要思考一下!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Ki 媽咪 的頭像
    KiKi 媽咪

    都會女子的異想世界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