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在我個人的網站上,一直掛著一個標題:「您是公司的資源還是費用?」,這幾天一直在構思內容,但抓不住重點。前些日子將交響樂組織第五,六,八章看完,一直未針對第七章細看,今晚將它閱讀完畢,久久無法平復心中的激動;高興的是,和作者的一些想法相通,不幸的是,表示這可能是所有公司心中的痛。


 


資源規劃管理,是一個大題目,很大的題目,但好玩的是,這章節的副標題為「追求理想必備的條件」,如同「錢不是萬能,但沒錢是萬萬不能」有同工異曲之妙。


 


在交響樂組織第七章中,作者將組織資源分為五大類型(Russell L. Ackoff,2001:192):


一、資金


二、廠房與設備(資本財)


三、人員


四、消耗品(原料、日常用品、能源與服務)


五、資料、資訊、知識、心得與智慧


 


我想,就從組織最流行的「口號」談起。


 


「人力並非資源,而是資產」,這是第七章節一開頭的引言,剛開始看到,覺得很好笑,但想到這幾年的工作經歷,心中頓時沉了下來。


 


作者對人力資源,以人員的供給與需求、工作說明書、組織層級與管理幅度三項小標題來討論,為了要呼應第七章的引言,我要再加一項:「人力價值」


在最近風行全世界的「平衡計分卡」,將企業的財務、顧客、企業內部流程及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,做為策略管理及績效衡量評估標準,其中的學習與成長,是驅使前三個構面的原動力(Robert S,Kaplan & David P. Norton,1999:185),可見人力資源管理,可是深得所有大師的重視。


 


為什麼我要加上「人力價值」呢?所謂的資產,總有一個標準去衡量,如資金、廠房與設備(資本財)可以用市場價值來衡量;消耗品(原料、日常用品、能源與服務)可以用採購成本來衡量,請問人力資產的衡量指標是什麼?在平衡計分卡中使用了很多「科學的數據」(使用率?考核?加班時數?生產力?錯誤率?資訊使用能力?配合度?成長率???)來衡量。


 


而此作者也站在少數好心的老闆立場,來說明組織對員工的價值認定方法:「此員工若為了其他更好的機會而提出辭呈,公司願意付出多少代價挽留他?」,但同時,我也站在多數一般老闆的立場想:「此員工有多少價值,值得公司願意花這些價值挽留他?」這不是在貶低任何人,只是為了未來知識經濟及全球化來臨的世代,給我自己的一個警示。


 


公司如何建立誘因,讓員工隨時願意發揮最高的效率,為公司帶來預期的利潤;而員工要如何提昇自己的價值,讓公司願意花錢雇用您,必須要有一項互惠的條款,很可惜的是,在台灣的資訊界那麼多年,幾乎沒有看到那一個老闆及員工有這樣的認知。台灣的資訊產業沒有供需平衡原理,很慶幸的是,員工是一項資源並非費用單位,是無限產能規劃裡的一項材料,但時程卻永遠是固定的;相對的,員工也沒有自我價值的認知,所以職能上也越來越差,對自我的要求也越來越低。


 


作者對「資料、資訊、知識、心得與智慧」的精闢解說,真是讓我對知識管理的角度豁然開朗,不禁想要念一聲阿彌陀佛。還是作者的那幾句話:(p:230)


一兩資訊值一斤資料;一兩知識值一斤資訊;


一兩心得值一斤知識;一兩智慧值一斤心得。


 


「提昇個人的知識及智慧,而非挖出別人的資訊!」是我對知識管理的定義,有多少公司花了幾百萬買了一套叫做 KM 的系統,結果只是拿來做文件管理系統而已,有時還不如 windows 的檔案管理員。它提昇了員工的價值了嗎?員工得到知識了嗎?員工的智慧提昇了嗎?就如有多少人買了 SAP、i2,產能真的提昇了嗎?


 


我最喜歡在每次簡報結尾的地方Show 上一張投影片-「e 化 <> IT 化」不改變對知識管理及資訊工具的認知,腦袋裡永遠不會產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。


 


最後,我以第八章中的一段話做結論:(p:236)


一個人的行為,顯然是運用了自身的資訊、知識與心得之後的產物。資訊、知識與心得的價值是工具性的;唯有當人類運用它們而加速達成目標時,才能凸顯它們的價值。


您同意我的說法嗎?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Ki 媽咪 的頭像
    KiKi 媽咪

    都會女子的異想世界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