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其實我們都活在一個每天都在解決問題的環境中,早上起床才發現平常吃的燕麥奶粉沒有了、上班前才發現要穿的衣服破了一個洞、路上塞車上班要遲到了、中午吃飯忘了帶門禁卡、平時下班坐的公車班班客滿、小孩學校要交的作業做不完...這些超出預期的生活種種問題,大都可以在我們的手中輕易的排除掉,因為我們太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,而這些錯誤,可以輕易的記錄在我們的腦袋中,並轉化成解決方案。


發現燕麥沒有了,可以在家中找到替代的早餐或走到巷口買早餐、衣服破了,可以在家中找到縫補的針線、塞車要遲到了可以換條路走等等,這些都是我們對「問題」發生「所處的環境」中太熟悉,加上經驗的累積下來,所以可以輕易的找到答案。但是,對於工作上的事情,為什麼這麼不容易去解決呢?為什麼這麼不容易去累積經驗,避免下一個錯誤發生呢?


「環境」是個變數(包含時空背景的變化),但是卻存在「問題所處的系統中」,問題沒有辦法明確的被解決,是因為不了解所處的系統中的運作,所以無法掌握其節奏及關連性,而導致只在自己的角度中距焦,失去了整體性的思考。但就算解決了問題,如何讓相同或類似的問題,下次發生時可以快速解決,甚至於避免再次發生,自我認知、學習,進而變成知識,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良方。 環境,似乎是解決問題的重點之一。情境描述,不就是在幫助我們釐清問題的系統邊界嗎?


很多問題不都是一環扣一環的連繫在一起嗎? 而我們在思考問題時,常常只會審視和自已相連的子系統,而忽略了子系統和子系統之間的正、反向關係,不知不覺製造了連鎖反應問題而不自覺,到頭來一個殘局一個殘局的在收拾,最後筋疲力盡。 如何判別問題的「環境」及系統邊界? 如何降低環境變數? 如何描述環境還原真象? 如何控制及記錄這些可能造成的連鎖反應? 如何將解決的問題變成可用的知識而不再犯錯?有工作可以協助嗎?


這個「問題」如何解?又是另外一個「問題」!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