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哲學這種東西,沒有一定,每個人所在環境不同、感受不同、悟性不同,所得之認知也有所不同,這乃屬正常現象,在之前的【空】的理論已說明的很清楚。

 

佛學之所有可以成為一個理論,是因為它是有一個有系統的中心思想,不管文字或傳述方向不同。只要遵循中心思想,如何去詮釋都可以。這樣說可能太過空泛,我舉幾個例子來說。

姓名學有很多門派,你信了九宮,就不要去再去相信生肖姓名學。因為九宮說,我只要看筆畫不看字的內容;而生肖姓名學說,除了筆畫,名字的字型必須配合生肖,屬馬的人名字要有草字頭,不能用肉字旁。誰對?

 

誰的沒有錯。

 

九宮有它獨樹一幟的中心思想;生肖姓名學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統理論,只要整個理論體系不是前後矛盾就可以了。如同大家都有一個常識,生病最忌一病二醫。其實是相同的道理。

哲學這種東西更是自我表述的明顯,相同的一個道理,各家說法不同。

 

如同南懷謹老師,在佛學的注解上已是算名師,但也是有不少人評批他胡說八道。藏傳佛教也有他一系列對佛法的傳承,深信忠誠朝拜者絡繹不絕,但是懷疑反對者也不在少數。誰對?

 

只有中心思想,沒有對錯。

 

所以,學哲學只要找到一個你覺得可以和自己觀念契合的人即可,看了覺得合適就看看,不合適也不需要批評。

 

這是金剛經及心經一直要表達的思維,就是放下「有色的眼光」、放下「心中的執著」(識)去看待萬物。不說別的,如果能夠這樣做,煩惱就已經去掉一半了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金剛經 心經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Ki 媽咪 的頭像
    KiKi 媽咪

    都會女子的異想世界

    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