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佛學修持 (3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金剛經第十三品,如法受持分

 

爾時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當何名此經?我等云何奉持?」

須告須菩提:「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。以是名字,汝當奉持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,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,于意云何?如來有所說法不?」

 
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如来無所説。」

须菩提:「于意云何?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,是為多不?」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第十二品  尊重正教分

 

復之,須菩提,隨說是經,乃至四句偈等,當知此處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,皆應供養,如佛塔廟,何況是人。盡能受持讀誦。須菩提,當知是人,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,若是經典所在之處,即為有佛,若尊重弟子。

 

~~~

 

第十二品看起來好像說到一半,原因是,第十二品只是第十三品的開頭,是要和第十三品一起看的。第十三品是金剛經的非常重要的一篇,因此還是要開另一篇來說明。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佛學中有件事大家一直在辯論著:【佛教到底是無神論或多神論?】

 

我不敢討論此問題,還是先以哲學的角度來說明,在佛經中常看到的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的意義。

 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

 

須菩提,如恆河中所有沙數,如是沙等恆河,于意云何?是諸恆河沙,寧為多不?

須菩提言,甚多,世尊。

但諸恆河尚多無數。何況其沙。須菩提,我今實這告汝,若有善男子,善女人,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,用以布施,得福多不?

須菩提言,甚多,世尊。

佛告菩提,若善男子,善女人,于此經中,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為他人說,而此福德,勝前福德。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第十品莊嚴淨土分

 

佛告須菩提,于意云何。如來昔在燃燈佛所,于法有所得不?不也,世尊。如來在燃燈佛所,于法實無所得。須菩提,未意云何?菩薩莊嚴佛土不?不也,世尊,何以故?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是故須菩提,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須菩提,譬如有人,身如須彌王,于意云何?是身為大不?須菩提言,甚大,世尊,何以故?佛說非身,是名大身。

 

~~

 

第十品中的一句話,是我個人認為,是金剛經中實踐修行的觀點: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】,只要真正了解此話所代表的含義,基本上已經了解金剛經所闡述的道理。此部份之前已在對佛經應有的正確觀念: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章中說明,希望朋友們可以再回頭思考一下。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,不是指重要程度,而是一個流程順序。我對此句話的新解,希望給朋友另一種角度審視。

 

 
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第九品,相無相分

 

須菩提,于意云何?

須陀洹能作是念,我得須陀洹果否?

須菩提言,不也。世尊,何以故?

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,不入色聲香味觸法,是名須陀洹。

 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

金剛經,第八品,依法出生分

 
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?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,以用布施,是人所得福德,寧為多不?

須菩提言,甚多,世尊,何以故?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無得無說分第七:

 

「須菩堤,於意云何?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,如來有所說法耶?」

須菩提言,「如我解佛所說義,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亦無定法,如來可說。」

何以故?如來所說法,皆不可取,不可說。非法非非法。

所以者何,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。

 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漢字,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語言。一個字,它可能有多種意思,也可以把它引伸到其它意思裡。

它有可能是名詞,有可能被當成動詞;在這個詞裡是代表這個意思,在另一個詞裡又可能是另一種意思。當然除了真正的詞義外,是人們對句子的感受。

 

在佛經裡:

【佛】,用在名詞,是指某一種人,「大覺大悟之人」。

  此時,你可以把【佛】當成一個尊稱,如古時的「子」或是「先生」。

如我們常聽說的,釋迦牟尼「佛」、彌勒「佛」。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正信希有分第六

 

「須菩提白佛言,世尊,頗有眾生,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否。

佛告須菩提,莫作是說如來滅後,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次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。

當知是人,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。

聞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淨信者,須菩提,如來希知希見,是諸眾生,得如是無量福德,何以故?

 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大乘正宗分第三:

 

佛告須菩提,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?

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、若有色、若無色、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待滅度者。何以故?須菩提,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非菩薩。

 

 

弟子須菩提問師父,我們要如何「控制自己的心」呢?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妙行無住分第四:

 

【復次,須菩提,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、不住聲香香味觸法布施。須菩提,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。何以故?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須菩提於意云何?東方虛空,可思量不?否也!世尊。須菩提,南西北方,四維上下虛空,可思量不?否也!也尊。須菩提,菩薩無住相布施,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。須菩提,菩薩但應如所教住。】

 

唉呀,如果客官上網查這段經文,除非真的有佛緣,基本上看了解釋還是眼茫茫、霧煞煞!

 

咱們先來探討一個名詞:【菩薩】。什麼是【菩薩】?在廟裡供奉的有些稱為佛、菩薩,有時在廟裡,有些師父也叫您菩薩,怎麼回事呢?其實【菩薩】是一種尊稱,意指:「求道大覺之人!」再進一步,就是已經「得道之人!」得道,不是成仙飛到天上得到不死之身,而是已經得了解到人生的真實意義,【養成】智慧之人。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剛經,如理實見分第五:

 

【須菩提於意云何,可以身相見如來否?否也,世尊。否可以以身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?

如來所說身相,即非身相。佛告須菩提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】

 

弟子問師父,我怎麼樣才能】【如來

師父回答,只要抛棄自己的偏見,你就可以如來了!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哲學這種東西,沒有一定,每個人所在環境不同、感受不同、悟性不同,所得之認知也有所不同,這乃屬正常現象,在之前的【空】的理論已說明的很清楚。

 

佛學之所有可以成為一個理論,是因為它是有一個有系統的中心思想,不管文字或傳述方向不同。只要遵循中心思想,如何去詮釋都可以。這樣說可能太過空泛,我舉幾個例子來說。

姓名學有很多門派,你信了九宮,就不要去再去相信生肖姓名學。因為九宮說,我只要看筆畫不看字的內容;而生肖姓名學說,除了筆畫,名字的字型必須配合生肖,屬馬的人名字要有草字頭,不能用肉字旁。誰對?

 

誰的沒有錯。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十多年前,我和一個客戶吵架,我在同事面前不斷地說他壞話,說他這人有多爛。這時,有個同仁對我說:「對你來說他是爛人一個,但對他小孩來說也許是一個好爸爸!」突然,我頓了下!

 

這個人,到底是好人或是我說的大爛人一個?

 

如同我特喜歡吃生魚片,尤其加上嗆鼻的哇沙米,覺得它是人間美味;有人覺得還好;而也有些人覺得難吃死了。所以,生魚片到底好吃還是不好吃?

有人愛浪漫的玫瑰,有人愛華麗的牡丹,也有人愛清香的梅花,請問世上最美的花是什麼?

 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很喜歡金剛經中的這一句: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】。

它的意思是:對待任何事物,不應加諸任何的分別心,再去評斷事物的好壞。

 

金剛經和論語一樣,是師傅和弟子的對話。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】這句話前後文是這樣的:

佛告須菩提:「是故須菩提,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
 

這裡可以用此句中,凡人的外在及內在:眼耳鼻舌身意,將產生色聲香味觸法去說明,我更喜歡用心經另一句,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來說明。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千年前,有個小師傅將天竺一位傳授人生哲學老師的書,翻譯成了漢字。因為自己本身就不是兩邊的語文專家,加上古時候詞彙不多,因此在抄錄過程中,會的,就依照自己的思維寫下了,遇到有些他因為翻不出來,所以,他直接音譯。

 

如一句大家最聽到的:般若波羅密多

 

常在電影裡看到,道士們只要遇到困難,就念念般若波羅密多,這樣就可以消災解厄,真有那麼神奇?

 

文章標籤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燒香拜佛可以讓自己增加福報嗎?真的可以讓自己平安順利嗎?

我不敢說不行,因為我相信有,那個冥冥之中幫你的那一隻手。

 

拜祖先,是對先人的一種感念,平時沒時間,最起碼在清明節當天,可以去懷念已世的親人。

而燒香拜佛,其實是一種告解。不是每一個人都習慣將自己內心的慾望去告訴別人,東方人不習慣去看心理醫生,心中有了苦或不滿也無法宣洩,因此籍由一尊你最信任的,對他說出你心中最深處不為人知的慾望,這一個動作,讓自己壓抑的情緒發洩出來,這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幫助的。一旦將心中的秘密說了出來,心放鬆了,看事情的角度也就變了,也許這一變,很多事就峰廻路轉,事事順利了。

 

所以,燒香拜佛有用嗎?

KiKi 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